全体一线任课教师:     撰写反思性“案例论文”,是我校一贯倡导的基本教学要求,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有部分教师不会撰写反思性“案例论文”,为此,我们特意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仔细阅读,认真领会,积极撰写反思性“案例论文”,为我校五十华诞献上一份您的厚礼!
    一、 什么是教学案例      1、 教学案例的定义      关于教学案例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有过不同的表述。但如果概括为一个定义,即:教学案例是一个教学情境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作者常常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点评。      2、教学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 案例则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 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二者也有很大的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3 、教学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 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4、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体例比较相近,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所选择的。至于怎样选择,就要看案例撰写的目的来确定了      二、案例的结构要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      2 、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动笔前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变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      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教学的结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评析与反思      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可以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如何收集案例素材.      1、典型。      教学案例的素材要能反映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能隐含普遍存在、大家关心、比较重要的问题,能体现问题的深刻性,有实用的价值。     2、生动。     教学案例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反映某个隐含观点的教育故事,要具体、生动     3、寓意明确。     教学案例能够启发大家思考,能够让教师看出“故事”揭示的某些规律和本质,对教育工作有指导作用。     四、收集素材的途径.      1、在教学实践中收集。      比如,可以是自己的课堂教学,可以是从听课、评课的记录思考中,从教师、学生交谈的某些内容中,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中收集素材。      2、在教学音像中寻觅。      可以从电视、磁带、光盘的课堂教学录像、教学经验介绍的观看、收听中收集素材。       3、在教育书刊中查找。      可以从备课教案、说课讲稿、教学实录、教学经验等材料的阅读中收集素材。      五、案例记叙要求      1、目的要明确。      教师撰写的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一个问题。不能随心所欲,与主题无关的删去。      2、内容要真实.      案例素材要反映活生生的教学实际。因此,撰写的教学案例必须是真实情景,不能虚构,不能杜撰。对于事件原貌,不可进行夸张,更不能歪曲。但为了保护隐私权,可以虚构地名和人名(但要在文末注明虚构的部分)。      3、情景要完整.      教学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要写出全过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故事要具体,要真实感人。      4、取舍要恰当。      教学案例通常篇幅较短。要求文字简练。因此,情景介绍的主次要分明,在写作时要恰当取舍。要尽量写好主要事件,尽量精简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       5、叙述要客观。      写作教学案例的教师,对于所写的教学案例,必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在案例写作中。只能客观地介绍典型事例。要让读者仔细品味,悟出其中的道理。        六、案例分析的要求       1、理论实际紧密结合.      撰写案例分析时,要就事论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 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科学分析,力求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较好的措施。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      2、体现先进教育思想.      案例分析的立意要新,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作指导,要跟得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比如在当前,案例分析就要贯穿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及二期课改精神。      3、分析务必实事求是.      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    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要将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       4、反思论述需要突出重点。      对于已写成的教学案例,要反复阅读,找出案例的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把道理说清,把主题揭示出来       5、观点要有充分依据.      分析者要找出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提出的观点和建议。案例的选择要能充分体现观点。而不能案例和观点不统一。       六、提炼案例主题 的要求      1、主题紧扣案例.      提炼主题必须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案例随意确定。      2、主题具有新意.      提炼主题要有创新精神,确定主题的角度要新颖。      3、顺应时代发展.      要与时俱进,要有利于解决当前课改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问题,要适合课程改革的需要。      4、符合教育规律.      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要符合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的基本原则。  (5)具有指导意义.能引起大家对课堂教学中某些带倾向性的问题的关注,并能促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不能局限于个别情境或特殊问题。选择的案例可以是一件小事,但要能以小见大。
(本文已被浏览 432 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