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痄腮,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该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除腮腺肿痛外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导致不育)、胰腺炎、卵巢炎(导致不孕)等症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膜脑炎,致死率波动在 0.5~3%之间    一、症状体征 :前驱症状主要是嘴酸,流口水、吞咽困难、厌食、发热。继之以腮腺肿大、疼痛为主要特征,腮腺肿大一般在发热后的第二天出现,同时伴有头痛、乏力、肌痛、呕吐等。    二、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多见于冬春秋季。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本病的传染源。自腮腺肿大前1天到消肿后3天均有传染性。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沬传播,也可经唾液污染的食具、学习用具等途径传播。    三、防治措施:    1、加强晨检:班主任每天早晨要观察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如有精神不振,发热、腮腺肿大等症状者要及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或让其到医务室排查,不得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带病上课。对因病未来上课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明确其患病情况,如系流行性腮腺炎要在第一时间通知医务室,由医务室采取应对措施。    2、隔离:及早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为止,一般不少于发病后9天 。接触者应留验3周 ,对可疑患者应立即暂时隔离。    3、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其预防感染的效果可达97%。班主任要劝导学生尽量到疾病防控中心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    4、班级宿舍每天都要开窗通风,同时要做好保暖。宿舍每天上、下午各保证一个小时的通风换气,保证宿舍空气新鲜。各班要安排专人负责下课后的开窗通风,同时督促学生都要走出教室呼吸新鲜空气。    5、班级宿舍要用84消毒液消毒。常规消毒每周两次。发生疫情的班级每天消毒一次,坚持到最后一名患者痊愈后的两周。    6、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纸巾掩住口鼻,面对面说话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7、患过流行性腮腺炎后理论上是获得终生免疫,但临床上仍有较多二次感染的病例,所以即使患过此病的人员仍不可掉以轻心,要防止二次感染。                                                                                                                     医 务 室                                                                                                                    2011年11月
(本文已被浏览 136 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