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虽已渐暖,但天气多变、忽冷忽热,细菌、病毒繁殖加快,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对于抵抗力较弱的人来说, 容易引发一些疾病。现在正是冬春换季之时,孩子们已经开学了,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也将逐渐进入高发时期。
如何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易发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染。少数病人有前驱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肿大常是该病的首发体征,先由一侧腮腺开始肿大,2-3天后对侧腮腺肿大,或仅为单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多不红。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1周左右消退。
提示:该病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人可以出现睾丸炎、胰腺炎、肾炎、心肌炎和脑炎等并发症;主要为对症治疗,要注意卧床休息,补充水分和营养;如患者全身症状加重,出现严重头痛、呕吐、下腹或上腹痛、心跳增快或心前区疼痛等,应警惕并发症发生,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接种腮腺炎疫苗可有效防止病毒传播。我国部分城市地区已将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在尚未将此联合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地区,可选择单价的流行性腮腺炎疫苗进行接种。
如何防治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出疹性疾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患水痘后会有低热、乏力及上呼吸道等前驱症状,24小时后出疹,开始为红色皮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卵圆形、泪滴状小水泡,周围有红晕,持续3-4天,然后开始干缩、结痂。皮疹主要位于躯干,四肢较少。水痘皮疹是分批出现的,故各期皮疹可同时呈现。患水痘后一般恢复良好,部分病人患水痘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神经节内,当免疫力下降或某些诱因激活病毒,可引起带状疱疹。
提示:对于无合并症者,仍需对症治疗,如退热,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病毒药物;加强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病人指甲,以防抓伤水痘继发感染。如果出现并发症,如肺炎、脑炎、皮疹继发感染等,要及时就诊。
水痘主要经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和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具传播,易感儿童接触后90%可发病。感染后须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为止。由于春季和冬季都是水痘高发季节,各班级应注意室内经常通风换气、消毒、湿式扫除,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及早进行隔离、治疗,避免造成多发、暴发。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办法。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病,冬、春季高发,可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多数为散发,气候突变时常有流行。
提示:注意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分疲劳;注意气温变化,随时增减衣服;注意膳食平衡,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经常开窗通风;体质较弱的人应少去人公共场所,尽量不要到医院等病人较集中的地方,到医院看病时应该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体卫处 医务室
201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