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第五中学电教、实验室、教科所教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 |
2010-09-09 18:17:15 通辽第五中学 出处:考核办 |
|
    一、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二、考核办法     1.考核由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既重视工作进程,又要看重教学成果,实行百分制。二次量化分为四等: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每学期考核汇总一次,每学年度有一次考核结果。     2.教师考核在学校考核领导小组领导下统一进行,考核的一般程序为:教师自评互评,教研组、年级组、教务处、教科所等部门初评,考核办审核,学校考核领导小组审定并发布考核结果。     三、考核内容     1.师德师风     2.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     3.课堂教学常规和出勤情况     4.教科研情况及成果、工作业绩     四、考核实施细则     1.师德师风(15%)     ①热爱本职工作,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团结协作,服从领导,认真完成学校、年级、处室、教研组分配的各项工作。(5%)     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有偿办班,无违法违纪现象。(5%)     ③工作态度端正,积极主动工作。(2%)     ④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爱岗敬业,树立服务意识,尽职尽责。(3%)     2.工作纪律(10%)     ①按要求上班,不旷工,上课不迟到、不早退;监考不脱岗,履行职责;不随意调课和误课。(20)     ②按时参加会议和教研活动。(2%)     ③出勤情况(6%)     全勤为6分;病事假酌情扣分;旷工(含旷会、旷集体活动)一次的,此项为0分;经常迟到或早退,经批评不加改正的,此项为0分。     3.专业知识技能(10%)     ①每年对教师进行一次专业知识技能考试。(5%)     考试内容:a.所教学科专业基础理论;b.维修能力,实验技能,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维护技能。     ②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达成情况。(5%)     4.工作常规(40%)     ①计划。有目标,有重点,进度合理,措施得当,方法具体合理。(8%)     ②备课。按要求书写教案、准备教具、准备演示实验、准备电教仪器。(8%)      ③上课。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教法得当;保障电教设备正常运行,效果良好;认真组织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有活动记录,有成果。(8%)     ④纪律。课堂、自习课、晚自习严格考勤,秩序良好,遵守工作纪律。(8%)     ⑤学生及服务对象抽样问卷调查情况。(8%)     5.教科研(15%)     ①能按要求上好公开课、观摩课;完成听课任务(每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15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主抓教务、教研、年级的环节干部不少于30节),有听课记录。(5%)     ②教研活动。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认真完成教研任务。积极参加教师校本培训。每学期每位教师写一篇教学案例分析或工作技能论文。(5%)     ③教研成果。教育教学科学成果丰富,每年有1-2篇论文发表或获奖,每学年要有1-2篇案例分析类文章。(5%)     6.教学及工作事故     ①有严重师德问题者。     ②上课、自习辅导、晚自习及其它方面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者。     ③无故脱课、脱岗者。     ④上课接打手机或酒后上课者。.     ⑤传授知识有明显错误者。     ⑥违规操作导致教学设备不能正常运行或损坏者。     发生以上教学事故之一者考核记为不称职。     五、工作业绩(10%)     1.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高质量,有创造性。(l0%)     2.按规定完成本职工作,做到按时保质保量。(8%)     3.基本上完成本职工作。(6%)     4.工作中不尽职尽责,敷衍应付,有大的漏洞,影响工作任务完成,或造成一定的不必要的损失,或存在安全事故,此项不得分。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及津贴分配办法     1.考核结果与津贴分配挂钩。将津贴分为过程津贴和结果津贴两部分,过程津贴、结果津贴分别占学年津贴总额的60%和40%。过程津贴按月制表,结果津贴学年末按考核结果发放。     2.考核结果为优秀和称职的按应得结果津贴的100%的标准发放,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的按应得结果津贴的80%的标准发放,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不发放结果津贴。     3.考核连续三年为优秀的教师学校将给予精神鼓励和适应的物质奖励。     4.考核结果为不称职的要停止工作,自费参加培训或进修,并停止各项津贴的发放。     5.考核结果作为个人聘任、提资、评职、评优的重要依据。     本方案自2007年9月1日起试行,解释权属于学校考核领导小组。
(本文已被浏览 253 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