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学校工作部署,综治主管校长带领综治办人员到学校周边网吧(重点:学生上课时间),入室巡查学生上网吧情况。白天上课期间,没有查到上网学生,晚自习期间有个别学生上网吧。经一周来巡查、跟踪、守候,总结了学生上网吧的时间规律:     1、课活期间有学生持假条外出上网。     2、下午放学至晚自习前时间段、周六下午后两节及周日上网吧学生比较多。     3、晚自习期间个别学生上网时间较长,以特长生为主。 在进入网吧巡查中发现,上网人员构成相当复杂,多为衣着奇特、发型怪异的青年男女,玩游戏和看低俗的影片。几乎人人吸烟,室内空气污浊,光线昏暗。经营面积很大,一层楼隔为两层,电脑一个挨一个,非常拥挤。如遇火灾或险情,里面的人逃生的希望十分渺茫。只开启一个门供人们出入,门旁摆放着各种方便小吃,人们可在这里长期滞留。     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网吧环境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一旦沉迷于此,不但荒废了学业,还会造成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扭曲,有专家曾说:“网瘾属于精神病范畴”。熊丙奇教授认为,网瘾的成因主要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跟学生沟通太少、引导不够、关注不够;一旦患上网瘾,则需先用药物治疗,然后进一步运用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 专家主张最好用心理疏导的方法来戒除网瘾。“孩子出现网瘾以后一般会出现与父母矛盾、与学习矛盾、与自我矛盾。而与父母矛盾是主要矛盾,只要把这个矛盾解开,其他矛盾就迎刃而解。所以,给孩子戒网瘾一定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来,而不是单独把孩子关起来。”     解除网瘾是一个集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于一体的复杂社会问题。就学校教育角度而言,心研室、团委、德育处、年级、班级及综治办均可作为帮助学生戒除网瘾的主力队伍。形成合力,协同工作。及时发现,及时干预、施教。许多学生在初中、小学阶段就已接触网络,这给教育、矫正带来很大难度。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希望大家携手协作,共同完成历史赋予我们的这一工作。

综治领导带队巡查上网学生
(本文已被浏览 272 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