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科学教育是以青少年为主体,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自然科学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期使青少年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科学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把握科学本质,养成科学精神,全面培养和提高科学素养。科学教育的灵魂就是“探究”,科学活动的本质更在于探究,因此,以学校提出的特色化(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阳光体育)办学为指导,通过科技课程的开发,科技校本教材的研发,科技师资力量的培养,多种类科学探究实验室或实践基地的建立,科技项目的全面开展,使科学教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素质教育的龙头工程。实施过程中注重全面的科技渗透,有计划的举行高水平科普讲座,建设与时俱进的校园科技文化,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级各类科技比赛,营造浓郁的具有五中特色的科技教育氛围,使科技文化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
二、目标要求:
以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科学品质、科学习惯、科学思维方式为宗旨,树立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创设科学教育氛围,搭建广阔的科学教育平台,建设自主探究的科学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彩的科技资源,倡导科学探索的精神,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学习,树立科学的态度,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科普教育和科技活动,彰显学校科学教育特色,争取用三年时间年创建自治区乃至国家级科技特色学校,为高校的自主招生提供源源不断地具有特殊才能的生源。
三、学校科学教育现状:
1、学校已有基础
①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科学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
②我校已有科学教育专用教室、科学探究实验室和一支专兼职科学教育教师队伍。
③学校在科学教育方面已有一定规模,获得过很多成绩,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等比赛中获得过很多奖励。
2、存在的问题
①师资问题:
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做支撑,加强对科学教育理论的学习是领导和科学教育工作者当务之急。学校科技教育的发展,需要一支高水平的科学教育团队,科学教育工作者,不能只是某个科技项目的指导者和参与者,还应是科学教育理论的探索者、践行者,在这一方面我们学校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需引进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②实践实验基地:
学校科学教育的发展,需要有一批高质量的科技实践、实验基地做支撑,学生可以根据科技素养发展的不同需求,到不同的科技基地去动手实践,发现探索。这方面我们目前有场地,但设备相对落后,需要再开辟许多新的、能进行不同科技体验和创新的科技实验器材,使我校能在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技竞赛、科技论文诸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③教材:
学校科学教育开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但是一直未能开发出一套适于我校科学教育的校本教材,此事成为制约学校科学教育再上新台阶的关键因素,这方面需要着手解决。
三、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科学教育组织机构,提升执行力。
成立科学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刘锋(校长) 副组长: 王志国(副校长)
常务副组长 : 段存喜
科学教育专任教师: 待定
(二)完善科学教育内容
在现有的6个创新实验室的基础上,再开拓3个数字实验室,再建立一个植物园和一个动物园和一个组织培养室,同时建设一个科普长廊和一个校园科技景观和几个学生科技社团。整体设计思路如下:
科普天地:
科普长廊 科技馆 科普讲堂
校园科技景观
古代的文明 科学家手印 等(待考察研究)
科技实验室 ( 现实验室更名如下)
智能机器人(计算机科学) 天文探索(空间地理)
数字模拟中心(数字实验室) 科技创新
生物科技实验室(生命科学) 化学科技实验室(化学自主)
物理科技实验室(物理自主)
实践基地
学校植物园、简易气象站、学校动物园
学生科技社团
电子制作社团 电脑动画社团 天文探索社团 数字技术体验社团
无线电社团 航天模型社团
(三)求真务实抓科学教育教学
1、完成科学教育校本教材的编写,整理,完善工作,用新课程理念指导科技类教材的编写,争取在2015年将科技类校本教材编写完成,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试用。
2、形成有五中特色的科技课堂,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鼓励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搭建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让每一个参与特长学习科技特长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3、各科技实验室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对学生的学业做评价,期末做好工作总结。
4、各科技实验室教师,抓好科技小组梯队建设,确保人数,采取普及与提高的方针,积极组织选拔尖子生参加各类全国、区、市各项比赛,提高竞技水平,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要列入学校个人业绩。
5、与德育部门结合,搞好科技活动节,把科技教育活动成果纳入到优秀班集体评选中来,专门设立“科技教育优秀班集体”评选并颁发证书,对优秀学生颁发“科技小能手”证书,以鼓励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6、开辟建立多种、多类、多渠道科技教育基地,建设学校网站科技特色专版,利用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为学生开辟科技教育实践场所,使学校的科技教育发展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7、争取组织申报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科学教育课题研究,或校本科技小课题研究,积极撰写科技论文。
8、把科技渗透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学科教学、学校环境建设、学校活动等方面突出科技含量。走出一条科技教育、环境建设、科技活动有机结合的良性发展之路,并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学校科学教育实施的经验,提高科学教育的实效,总结工作中的成果,进行推广和运用。
四、管理与保障
1、学校加大科技教育经费的投入,在科技项目建设,科技环境建设,科技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达到科技教育领先水平,真正起到科技教育的示范带头作用。
2、力争承办市、区、全国科技大型活动,发辉辐射带动作用,在广泛的交流中助推学校发展。
3、充分发展学校科学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力促学校科学教育与时俱进。
通辽第五中学
201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