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发 |  |
|
 |
 等级: 博士生 头衔:博客群管理员 贴子:10011 积分:10574 校园币:0 注册:2010-01-06 |
|
|
|
|
第 1 楼 |
|
[推荐]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
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所谓“全人”是指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终身学习能力等意识。 2.课程结构的改革: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这一课程结构的转变,主要基于如下三点: ⑴减少了课程门类,(把美术和音乐合为艺术、自然、理化生合为科学) ⑵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其内容主要是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培养社会责任感。 ⑶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之间的渗透与综合。 3.课程内容的改革: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一课程内容的转变,主要基于如下四点: ⑴改革课程内容-----新时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重新确定,删除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使用不大的内容。 ⑵在知识、信息快速增长的年代,应该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⑶在现代社会,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从培养精英转为面向大众,成为大众教育的课程。 面向大众的课程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获取信息:包括获取、加工、评估、处理、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 ——清晰思考:包括对价值观的思考、逻辑和数学的推理、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和思考,以及预测和预报的能力; ——有效交流:包括语言、文字的交流,例如在公众场合掌握讲话的语言和身体的语言,正确运用正式和非正式的书写、语法,掌握各种文体以及风格,快速浏览、阅读的能力等; ——理解人类环境:基本掌握有关人类环境的各种知识,例如生态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地质学、人口学和天文学等; ——知晓人类和社会:基本掌握人类和社会进化、发展的知识;
|
|
|
|
|